欧美性生活免费看,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,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,免费精品日本拍在线不卡

 
 
當(dāng)前位置: 福建臺胞之家> 共同家園> 閩臺文化 - 正文
 
閩臺春節(jié)民俗 同宗同源同樂
 
2010年02月24日        來源 : 臺胞之家網(wǎng)   作者 : 福建省長泰縣 李福泰 字體:【】  【】  【

 

   春節(jié),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它飽含了一個民族對于未來的憧憬和希望,千百年下來,春節(jié)傳承不息,保留著華夏民族最為純樸的思想。如今,隨著春節(jié)的日益臨近,海內(nèi)外炎黃子孫無不開始為春節(jié)忙碌起來:筅塵、做年粿、購置年貨等,春節(jié)氛圍日漸濃厚。閩臺兩地的春節(jié)民俗,也體現(xiàn)同宗同源的特點,但因時地差異,在“大同”之下也有“小異”。
原長泰縣臺聯(lián)會長王海僑介紹說:“春節(jié)是農(nóng)歷舊年與新年辭舊迎新的盛大節(jié)日,頗具喜慶氣氛。春節(jié)過冬,一般由除夕到正月初五基本結(jié)束,俗語說,初五過,安心做功課(工作),有的地方沿至元宵節(jié),有的地方沿至正月二十。”而在寶島臺灣,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,春節(jié)也叫過年,是民間最為熱鬧、時間最長的節(jié)日。一般從農(nóng)歷十二月十六的“尾牙”開始,到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(上元節(jié))過完,才算全部結(jié)束,歷時整整一個月。

  從農(nóng)歷十二月十六的“尾牙”開始,特別是十二月二十四送尪后,閩臺兩地百姓便開始準(zhǔn)備除夕。除了“筅塵”灑掃庭院之外,都在忙于置辦各種年貨,還宰三牲、舂米粿、蒸年糕等。做年糕,掃除完后,就要準(zhǔn)備做年,而且必須在農(nóng)歷二十八前做好,作為除夕辭歲的祭品。臺灣人對年糕的稱呼是“年粿”,年粿如果蒸得不好,就是“不發(fā)”,表示新的一年將有不祥的家運預(yù)兆。年粿有“甜粿”、“發(fā)粿”、“咸粿”、“菜包”等。臺灣有一首年粿歌,生動地概括了年粿的含義:“甜粿過年,發(fā)粿發(fā)錢,菜包包金,蘿卜粿(菜頭粿)吃點心?!碧鸺@是過年最主要的年粿,有心人更在年糕上放幾粒紅棗,因為“吃紅棗,年年好”。喪家是不能隆重過年的,不能做甜粿,由親戚送,受贈者大都以橘子當(dāng)作回禮。

  除夕,也叫年夜、廿九暝,節(jié)俗主要有貼春聯(lián)、祀神明、祭祖先、吃團圓飯、分壓歲錢、辭年守歲等。除夕之夜,吃年夜飯俗稱“圍爐”,是一系列節(jié)俗中最為隆重的一個,它起源于古人圍著爐子吃飯。王海僑先生仔細(xì)講解了圍爐的各種民俗:“圍爐時,首先是座位安排,尊位是輩分大的長者坐,如果有未能回家吃團圓飯的家人,也要為其擺碗筷,以表示全家團圓。其次是菜肴,不但豐盛,而且富于吉利之意。如吃‘韭菜’,寓意年壽長久;席上有魚(余),寓意年年有余;有‘蘿卜’(閩南話諧音‘彩頭’),寓意好兆頭;等等?!?/P>

  吃過年夜飯,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時刻,年長者要給年少者“壓歲錢”,然后全家圍坐在爐邊,說說笑笑,通宵不眠,謂之為“守歲”。據(jù)說如此可以祈求雙親長壽,所以又叫“長壽夜”?!安凰钡拈}南語是“不睏”,而“睏”與“困”諧音,所以“守歲”也是靜待一個“不困窮”的新春來臨。等午夜12時一到,大家紛紛放鞭炮,以迎接新的一年。

  在閩臺兩地,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一系列民俗,小異之下更體現(xiàn)大同。王海僑先生介紹說:“正月初一子時(零點),新年開始。舊俗此時家家戶戶要開啟門戶,或焚香點燭,或燃放鞭炮,迎接新的一年,祈求吉利和順,俗稱開正?!?BR>舊時正月初一,全家老幼要早起,穿新衣服,燒香點燭,祭拜天地、祖先,小輩向長輩拜年。早餐為素食,干飯佐以“長年菜”(除夕夜以整株菠菜、韭菜、芥菜、厚末菜等做成),吃的干飯為除夕特意多煮的,稱為“隔年飯”,寓意年年有余。全家人要吃點紅糖線面湯,寓意生活甜蜜、人生長壽。早餐后出門走訪鄰居親友,見面笑逐顏開,互道恭喜,俗稱賀正。親友上門拜年時,主人用紅棗、蜜餞、桂圓干或冰糖、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,并以蜜餞、糖果、紅棗、瓜子、紅柑敬客。

  在初一這天,有諸多禁忌。忌掃地,倒垃圾。傳說新正家中的東西包括垃圾都是財寶,只能進(jìn)不能出,把垃圾掃走,就是掃掉財氣。實在太臟,清掃的垃圾也只能堆放在門后,待初三或初五時再倒掉。忌操刀,不殺生。凡初一吃的雞鴨魚肉,甚至蔬菜,都應(yīng)在除夕夜前準(zhǔn)備好。忌說晦氣話、罵人。初一不要講晦氣話,不祥的話,以圖新年好運,更不能罵人,以圖和氣生財。小孩說錯話,家長也不能罵,不聲不響地用草紙擦孩子的嘴巴。忌打破器皿、碗碟,砸飯碗斷財路。因此,大人特別交代小孩用餐時要拿好碗,有的干脆用木碗與搪瓷碗。忌吃稀飯。初一早晨要吃面線、干飯、年糕等,如果吃稀飯,日后出門會遇到下雨。此外,還有不汲井水,不洗衣服。不穿白色或青色衣服、不討債等禁忌?,F(xiàn)在,大部分禁忌已廢除。

  說起正月初二,王海僑便談到了“做牙”,在這一天人們?nèi)砸缙?。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(“頭牙”),并以菜、飯、牲醴祭祖。在中國傳統(tǒng)民俗里,初二俗稱“女婿日”,閩臺兩地也不例外。這天,女婿要攜同妻室子女,帶熟豬腳或年糕等禮品到岳父家,向岳父母拜年,岳父母專門設(shè)宴宴請女婿,宴后夫妻應(yīng)在當(dāng)晚炊煙升起前回家,不得留宿岳父家。

  “正月初三,被視為‘赤狗日’也就是兇日,不吉。”王海僑說道,經(jīng)過除夕守歲和初一、初二兩天早起之后,初三可以“睡夠飽”(睡足)。舊俗,新喪之家應(yīng)在正月初三祭亡靈,有親眷前來吊慰,謂之“消新愁”。因此,初三一般不互相串門拜年,避免不吉利。而正月初四,王海僑說,俗傳神明于初四日清晨自天上回歸人間,各家庭要沐浴焚香,擺三牲果品,焚燒印有馬、轎及馬夫、轎夫的“紙馬”紙,接神回本宅,稱之“接尪”。

  正月初五古稱“假開”,意為假期之后,俗稱“破五”。年假已過,各行各業(yè)開始勞作和營業(yè)。王海僑介紹說,這一天,家家戶戶撤掉擺在祀桌上祭神祭祖的祭品,開始打掃衛(wèi)生,過年積下的垃圾都要清掃出門。民間傳說初五是財神生日。店鋪多在此日開市。店鋪開門做生意時要燃放鞭炮,在店鋪張貼紅紙,書寫“大吉利市”、“開市大吉”。假開后,過年的活動基本結(jié)束。
在臺灣一些鄉(xiāng)村中,至今還保留著一種有趣的習(xí)俗: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,一些寺廟里就演戲,那些在年前無法還債的人,為了躲避債主的催逼,就跑到廟里去看戲避債。因為若債主追到廟里來逼債,就會引起公憤,會群起而攻之。這臺戲從除夕一直演到
  初一早晨,欠債的人看完戲后就可以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地回家團聚了。這種習(xí)俗叫“避債戲”,是社會的產(chǎn)物,卻很有人情味。
初五“假開”之后,雖各行各業(yè)已開始勞作和營業(yè),但初九、十五還是年節(jié)中的盛大節(jié)日。談起初九,王海僑先生說,這一天俗稱“天公生”(玉皇大帝誕辰),家家戶戶備祭品,祭天公。祭品中的公雞特別的講究,雞毛必須非白色,宰殺時雞尾羽要保留三根,不能開膛,要在雞肚開個小洞,將內(nèi)臟取出來,洗凈后放回肚中,雙爪也從小洞塞入肚中,雙翅反剪夾緊,雞心臟夾在雞啄,雞頭用紅線系住使其昂起,頸后置燙熱凝固的雞血。全雞燙煮加工后,置于盤中成為祭品。祭拜時在家設(shè)香案,祭有牲醴(雞、豬肉等)、甜粿、發(fā)粿、紅龜粿和水果、蜜餞等,還要將特制的黃色長條紙錢(俗稱“長錢”)用紅絲線系在門環(huán)上,待祭拜完再焚燒。舊時,有的還要請戲班演戲敬天公。春季游樂活動,自古有之。游樂活動主要有舞獅、舞龍、踩高蹺、攻炮城、猜謎、演戲。

  正月十五“元宵節(jié)”又稱燈節(jié)或上元節(jié),在民間被稱為“小年兜”,十分熱鬧隆重,是正月初一后再次掀起的一個節(jié)日高潮。在這一天,主要活動有吃元宵、燈會、祭祖添燈等活動。元宵節(jié)應(yīng)食食品主要是元宵丸(圓),吃湯圓是元宵節(jié)重要的習(xí)俗之一,圓圓軟軟的湯圓,吃元宵圓意在合家團圓。燈會,自唐初即傳入閩南地區(qū),隨后傳入臺灣地區(qū)。元宵節(jié)的夜晚,處處可見兒童手提燈籠外出嬉戲,各地的廟宇也會張燈結(jié)彩,高搭彩棚,展示各式飛禽走獸、花鳥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燈,舉辦花燈競賽。除此之外,祭祖添燈也是一大重要活動,舊俗元宵節(jié)各家要焚香祀神、祭祖先。晚上,家家戶戶張燈結(jié)彩,燈籠上寫“四季平安”、“五谷豐登”等,閩南方言以“燈”為“丁”,添設(shè)一燈謂之“添丁”,凡是族內(nèi)得子之家(俗稱“新公”),都要在宗祠掛燈志喜。俗以元宵為注生娘娘誕辰,新婚夫婦上街觀花燈或到宗祠祭祖時,要摸燈(寓“丁”)腳、鉆燈腳、祈求添丁。在閩臺兩地一些地方,有的還自制面龜糕粿祭祖祀神(俗稱擺大龜),有的出資請戲班演出(俗稱丁戲)等等。
現(xiàn)在,在閩臺兩地,慶元宵活動有傳統(tǒng)的舞龍、舞獅外,還有花燈展覽、煙火晚會、游園活動等。(福建長泰縣臺聯(lián) 李福泰)


  編輯 : 遼野  
 

版權(quán)信息
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(lián) 誼 會
?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, All rights reserved.
會址: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:(0591)-87802143 郵編:350003 傳真:(0591)87802143
http://www.fjtl.org.cn E-mail:fj_tailian@vip.163.com
備案證號:閩ICP備06029827號